朋友圈发表情,不是。
好物圈升级“圈子”进驻看一看,不是。
可以引用信息了,不是。
可以扫产品包装了,不是。
甚至夜间模式,也不是。
使用“腾讯电脑管家”备份、
使用微信 PC 版备份到本机、
在同一个无线网络内扫码两台手机互传等。
有非常多的带消息、私信功能的应用,都支持全平台同步消息,而且也没出过大型的信息泄露事故;
不论微信是否提供跨平台同步,它也必须履行对消息进行审核,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,
“我用 PC 微信是因为我用不了手机,所以你让我扫码认证个鬼啊!”
看不了朋友圈、
发不了红包、
不能转账、
不能看账单、
没有“看一看”(也许马上会加入)、
没有支付九宫格、
不能扫码(即使大部分电脑都有摄像头)、
没有小程序 / 小游戏统一入口、
部分小程序显示错位……
“我微信查个账都要不断滑动,难道和 PC 和鼠标有仇么?”
如果微信不是在腾讯的生态体系内,或者是微信支付、小程序、小游戏等等如果不是在微信的体系之内,是不是注定就做不到现在这么大?
当初是什么成就了微信呢?在从 QQ 到微信的转换中,为什么是微信团队胜出?如果一定要是 QQ 之外的一个产品起来,那为什么不是原 QQ 团队去做个“亲儿子”?将来替代微信的下一个产品,会不会也不是出自微信团队内部?
当年用户还算很多的人人网,想把用户转移到独立的私信 App,为什么会失败?Facebook 做了 Messenger 为什么还得收购WhatsApp,而且一直做不出 Snapchat 的对标产品?
如果未来 10-20 年大家还是用手机、笔记本、平板这样带触屏的联网设备,那微信会被其它什么东西替代吗?如果改用了其它设备呢?
航通社现已入驻虎嗅、钛媒体、36kr、界面、新浪科技、知乎、头条号、百家号等几乎所有媒体平台。
航通社助理微信号:hangtongshe
加读者群请附言:航通社读者进群
商务合作请附言:航通社合作 + 单位名
转载事宜请附言:航通社文章转载
邮箱联系 / Overseas contact: coop@lishuhang.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