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书航
你还记得“风口”吗?这个当年火爆的词现在听来已经有恍如隔世之感。这几年科技创业领域的变化堪称沧海桑田。在业界热点的此消彼长之间,现在的创业者能得到什么启示呢?
哪些热潮在消退?金融、医疗、智能硬件……
今年,智能硬件,3D打印等等概念已经不怎么被人提起了。很多智能硬件厂商倒闭或者出现生存危机,包括智能手表Pebble、inWatch,无人机厂商3DRobotics、曾展示“载人无人机”的亿航等。号称硬件免费和做“生态”的乐视目前资金链极度紧绷,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下。
豌豆荚被阿里收购意味着工具类手机应用的式微。今年上市的墨迹天气和美图秀秀已经算是工具类的王牌了,但仍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。其它更多的应用都已经消亡。微信“小程序”要求“用完即走”,将进一步巩固微信“流量黑洞”的地位。独立开发者将活得更艰难。

以去年底e租宝被立案侦查为标志,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低谷。网贷尤其是校园贷业务因为“裸条”面临急速转型,股权众筹同样遇冷,甚至蚂蚁金服旗下的“招财宝”也出现了标的违约危机。此外,民政部还对网络慈善发牌管理,罗尔“诈捐门”有望使未来的灰色地带进一步缩减。
互联网医疗留给普通创业者的空间正越来越小。今年6月,第三方送药平台“试点工作结束”,天猫医药馆等纷纷关停。中小初创公司的日子更不好过,春雨掌上医生CEO张锐猝死,报道指他面对投资人的期望心力交瘁。
大城市的网约车管理规定纷纷“限人限牌”,深圳等地纷纷为刚出现的共享单车限定“势力范围”。北京平衡车上路罚款10元,无人机则在各大城市一概禁飞。今后每一种新的交通出行方式出现,都会面临监管部门的强势介入。
总体上,今年创业者遇到的最大阻力之一就是政府监管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监管不应该;相反,监管使得市场更加规范,也有助于挤压泡沫中的水分。真正有潜力的领域,无论在任何监管之下都始终会脱颖而出。就比如以下这些——它们在2016年的兴起绝非偶然。
哪些希望在兴起?大数据、AI、VR/AR、短视频……
今年,传统的数据中心和CDN份额逐渐下降,中小企业正大批量迁移到云计算巨头,替代租用主机或自建数据中心。大数据加速集中和垄断,促进了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的提升,因此现在巨头们全都在谈论能与大数据无缝对接的人工智能(AI)。

百度总裁张亚勤曾表示,中国是进行AI研发的最佳土壤,因为中国人口众多,会积累大量的原始数据用于分析。为探讨AI的使用场景和伦理问题,百度发起了凡尔纳计划,邀请科幻作家想象AI未来,还将著名营销号“李叫兽”收归囊中。在实际应用方面,百度整合了云计算品牌,“百度大脑”在语音、图像、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领域都取得了前沿进展,还推出“医疗大脑”帮助导诊与协助诊断。亚马逊Alexa,谷歌助手,微软Cortana、机器人框架、小娜等人工智能商用方案均在今年实现了重大突破。谷歌AlphaGo战胜了顶尖围棋选手李世石,引发了机器取代人类的大讨论。
众多相关研究表明,未来数十年全球70%以上的工作会遭遇不同程度的机器替代,引来对大规模失业和贫富分化的焦虑。这种焦虑甚至直接导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“黑天鹅”事件。由此看来,与新技术直接对接的软硬件编程、机器控制与维修等未来教育项目的需求将直线上升。


今年虚拟现实(VR)和增强现实(AR)也在加速走向大众。从现象级游戏《Pokemon Go》,支付宝AR红包,到QQ奥运AR火炬接力,以及近日百度修复北京朝阳门的AR技术应用,开始让用户更熟悉这些概念。微软在Windows 10加入了面向普通人的3D创作应用,鼓励制作更多的3D模型,为未来在Hololens眼镜中的虚拟世界添砖加瓦。
其他方面,马云提出“电商”概念将消失,所有商业都会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,电商将向实体产业进一步下沉;视频成为占领用户注意力的新方向,多家媒体平台推出了针对短视频作者的扶持措施;美国遭遇的大规模DNS袭击是由物联网设备所引起的,催化了对智能家居、室内定位及物联网的关注。
2017,中小创业者路在何方?
跟两三年前相比,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的扶持政策大为收缩,融资也更困难,进入了所谓的“创业寒冬”。单纯通过政策扶持的“创业”已经不可持续,现在到了比拼实力的时刻。
不过乐观的一面在于,BAT等巨头的眼光已经瞄准了AI、大数据、超大规模并购等“星辰大海”,在有希望的垂直的细分市场深耕,直接被巨头看中,纳入自家生态圈或直接收购的可能性更大。
智能硬件、金融、医疗、交通等行业监管渐严,“虚火”消退;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VR/AR等领域普及加速,方兴未艾。初创公司应该仔细分析这些细分行业的不同趋势,为自己选择一条合适的“赛道”,寻求发展机会。对于真正有实力,有信心的人来说,每一年都将是满怀希望的一年。
声明:本文由 李书航 特约撰稿,转载需德尔塔授权。
推荐阅读:
天气太热,品牌也开始在刷存在感!
靠玩飞机15岁少年狂赚164万,无人机界的F1赛事来了
美国资深风投人对VR说:别再给我展示恐龙了
Netflix霸屏美剧市场,榨取观众总像挤牙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