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想给谁温暖
但世界带给他的
只有冷
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种暖男,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应该是下面我说的这一种。
在重庆的公交电视上,只要一开始播放节目,在底下所配的滚动字幕当中一定会展现出征婚广告。类似的征婚广告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。
有些地方,这种征婚启事是刊登在报纸的一个角落当中,而上了报纸,在数字时代就意味着同时登上了报纸的电子版。这也就意味着,如果你搜索自己这个时候留下的电话号码,你会永远看到自己相关的这一条信息。只要报社不倒闭,那么这条信息就会永远存留在互联网的长河当中,记录下你这段屈辱地赤裸面对这个世界的黑历史。
2015年10月17日的《燕赵晚报》A14版的征婚启事是这样的:
男55/1.75丧本市【城建部门干部】身边无孩车房备貌优儒雅厚道男49/1.74离【部队师级军官】院所负责人重情爱家收入丰男32/1.83未育【部队营职军官】军人家庭家教严格品正貌端车房全
男55/1.75丧本市【城建部门干部】身边无孩车房备貌优儒雅厚道
男49/1.74离【部队师级军官】院所负责人重情爱家收入丰
男32/1.83未育【部队营职军官】军人家庭家教严格品正貌端车房全
这些传说中的征婚启事,可以用100字以内来简单地描述一个人的一生。如果我知道自己奋斗了一生之后的所有细节和辛酸苦辣,都会融汇在这不足100个字当中,是否会感到一种毛骨悚然?
回到重庆,仅仅从这几天一直滚动的十几条信息来看,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也是耐人寻味。
征婚的人当中,不是商海打拼就是干部身份,只是简单的“军转干”三字就可以证明自己足够有钱有地位有品位,而且有房有车这些是硬指标,都根本不用特意说明的。其他还有好几套房产的,有别墅的,都说自己死了可以财产全归对方,活的时候财产也是对半。
对于这里面的大多数人来说,年纪小于50岁以下大概40多岁的,还可以选择“离”,而50多岁以上一般都是“丧”,在整个征婚启事当中年龄最大的是“夕阳男70丧”,这样的人也同样拥有找一个老伴儿来相互扶持度过晚年的权利。
其次,这些人就像躲避瘟神一样不愿提起自己的子女,要不然说子女跟自己没有关系,要不然说子女不会在意父母再婚,要不然就是子女支持再婚。这看起来是非常敏感的。而且不知为何,似乎启示里的人生女儿的多。举目望去,所有的人都是“女远嫁”,“女成家”,“女儿支持再婚”,以及“女国外留学”。为了提高吸引力,自己也要表现诚意,不在乎对方有没有孩子问题,“有孩视亲生”。
在不断滚动的征婚启事当中,我总是忍不住会注视其中一条:
暖男53丧 军转干 独居 女国外留学 寻53内 真心持家女 有缘可助发展
暖男53丧 军转干 独居 女国外留学 寻53内 真心持家女 有缘可助发展
这条吸引我的原因,毫无疑问,是开头写着“暖男”两字。我相信,在所有我们这些青年男女所以为的“暖男”用法当中,这种也算是最为奇特的一种了。
这位暖男征婚的原因是丧偶。作为一名军人和干部,他在成家之后,有多少时间给家里释放温暖呢?他在把女儿送出国外留学的过程中,发挥了多少父亲的指导和教诲呢?他是在妻子死后多久才觉得应该续弦了呢?而且——他还没到退休年龄吧?
知乎上好多答案说了军人家庭是什么样子,也可能有更多的干部家庭,我们只能从报纸上偶尔窥到一角。我们以为的“暖男”,不管是什么定义上的,套用到这个53岁的男人身上,真的合适吗?
他想要的女人是怎样的呢?只要年龄相等或比他小?只要持家?那他不是娶了一个女佣?在这背后有多少不方便打在屏幕上的隐藏条件?还是说,都这么大年纪了的人,没得挑挑拣拣,娶个女佣也算是烧高香了?
只有这时,我才开始深刻的意识到,所谓“暖男”,“撩妹”,“经济适用男”,“熟女”,“凤凰男”,“绿茶婊”,“剩女”,这些名词用在人身上,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,我们默认它存在,我们对它视而不见,我们觉得理所当然——
那就是年龄。
53岁的征婚男性在整个滚动字幕当中一共有两位,而另外一位更惨,他并不说自己是“暖”男,而说必须以结婚为目的,“渴望一个温暖的家”。他的条件相比上面那位暖男似乎要逊色,我看了之后,只觉得不管是谁,都一样的心酸。

这两天重庆已经雨过天晴,而晴天在重庆是极少的。下雨天我走在路上,还碰见挑着担子卖水果的人,鲜亮的水果颜色在阴沉的雨中显得鲜明,而且被水洗过之后更加耀眼。同样是阴雨蒙蒙的市镇,江南水乡选择了进一步的用墨色模糊整个视线,把人造物和天气融为一体。而重庆则选择了勇敢的去对抗这种阴雨天气,用火辣辣的颜色和味觉来挑战灰色的基调,而这就使得这些鲜亮的颜色,不管是被雨冲刷,还是在晴空映照之下,都分外的夺目。
在重庆的公园,大学校园,随便走过的大街小巷,重庆的大妈们穿着花枝招展的,鲜鲜亮亮的衣服,随意的对着川美的油菜花或者重大的虞美人,摆出各种销魂的姿势拍照。这种情况在一般来说都很羞涩的中国大妈当中是很少数。至少在这一刻,她们的生活非常阳光非常美好,她们感受不到其他任何的压力。而公交电视当中的征婚启事,则向我们展现了对于她们这个年龄段来说,这个世界的另外一面。
如果人生能够一直维持着二三十岁的状态,大家安稳的度过每一天,没病没灾的,那生活自然会好好的。什么事情,在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面前,都不算大事。只消随意的一场疾病,就可能夺走家中你最重要的人,甚至拆散这个家庭。那些随处可见的,希望凑合着找个伴儿,觉得自己老了有保障的人,有没有想过,自己的另一半先自己而去,那么剩下的随后几年或者十几年,又该如何度过呢?难道不是忘了之前几十年的夫妻情分,再找一个新的人来帮自己端屎端尿,走完最后一程——谁人能拍胸脯说不会有这种自私的想法呢。
说到婚姻,我们总容易想起那句已经烂大街了的台词——“就好像自己突然有了软肋,又突然有了铠甲”。老伴先自己一步而去,高龄夫妻反目分手,或者是长期夫妻不和,等到一直把子女送上大学成家立业,才终于忍不住而离婚的人,他们的身体不再精壮,他们的皮肤开始皱缩,他们的性欲也早已离他们而去。这样的人,本来已经丧失了对这个多元世界的适应力,却还要再硬生生的剥开皮肤,抽出软肋,卸掉铠甲。
习惯了活在婚姻对自己形成的(或真实或虚假的)保证和承诺的壳中的人,此刻该是多么的无助呢?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而只是觉得,老伴死了,那就必须要再找一个,一定要再找一个。这是条件反射式的本能。
每当下雨的时候,总会默默的勾起我的思绪。天空雨过总会天晴,而人生可能等不到天晴的那一天。古人云,“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;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”。
也许时间能够锤炼一个人成为更趋完美的人,能够洗去他身上的天真任性,让他拥有一个更懂异性的灵魂。而这个时候,如果他已经年华流逝,已经失去了性的吸引力;那么,再有更多的钱,房子车子,军转干这样的华贵的身份,拥有多么优越的地位,又有何干呢!
我很早就明白的一个道理得到了更深刻的验证——能用钱买到的东西,是最不值钱的。
而诗人叶芝的那句情诗此时也拥有了更沉重的分量,穿越时空回荡在我耳边:
多少人爱你飞扬的青春岁月爱你的美丽,或真、或假只有一个人爱你圣洁的灵魂爱你那饱经风霜哀戚的容颜
多少人爱你飞扬的青春岁月
爱你的美丽,或真、或假
只有一个人爱你圣洁的灵魂
爱你那饱经风霜哀戚的容颜
周末的专栏更新,主要是网易科技的长篇专栏《用手机平板写代码,画PCB,打Dota?我不是在开玩笑!》最近专栏我都喜欢谈些未来的事情,而且我觉得未来一直在那儿,只是远与不远的区别。我觉得这些事情会很快到来,如果我说些当我老了或者死后才发生的事情,那就和上面提到的征婚男女们一样没有什么意义。
点击 阅读原文 可以去我的专栏看这篇文章。因为微信的发文限制是从每天0点起算,这篇文章写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,不小心过了0点,所以再跟大家见面就是周一晚上啦。
“航通社” http://zhuanlan.zhihu.com/lishuhang/
欢迎大家翻到页面顶部点击蓝色的名字,或者查找微信公众号 lifeissohappy 来订阅我的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