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)绕南
瓷器是怎样制作的?如果你去过了古瓷厂——在景德镇市中心,曾经是市政府所在地——你已经知道了,并且可以跳过下面的内容。但我还是比较喜欢在绕南看到这个过程。因为,伴着天然山水的瓷器加工,才最能把你带回到那个情景当中。
看这里——这是水车。一个水车的转动带动了7个上上下下的大锤子,duang duang地砸在瓷石上,这就是古水碓作坊。

水珠飞溅,阳光照射下,又是一道彩虹。
再往前走,就是供游客体验拉坯的地方了。这里我干脆连照片都没拍。因为我想给大家看的是——
你看这树:

你看这水:

你看这小溪:

你看这竹子:

还有掩映在树丛中的“龙窑”——并非因为皇室专用,而是说,窑身长方形,所以以“龙”称之:


叫我怎能不爱这个地方?当然,这天是晴天也帮了大忙。这天过后,整个江南都是烟雨蒙蒙。
5)古镇

不夸张的说,瑶里古镇的建筑,看起来比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宏村的还要旧。是陈旧,而不是破旧——因为宏村更多人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,部分房屋一直在修缮中,保养得好。但瑶里和宏村一样,古屋里面都在住人,所以并无荒废。

陈毅旧居和程氏宗祠都和一件革命往事有关,那就是瑶里改编。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是在1937年”七·七”事变后国共合作的成果,新四军高级将领陈毅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亲临瑶里指导。1938年1月,新四军在瑶里”敬义堂”设立了招兵处,这个”敬义堂”正是程氏宗祠。

程氏宗祠内部装饰依然一副民国范儿,也许因为是革命文物的缘故,蓝漆书写的“礼义廉耻”四个大字,作为蒋匪时代遗物,居然安全挺过文革流传至今。相对的,宗祠外墙上的革命语录“我们的教育方针,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、智育、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,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”也依然留有斑点痕迹。最终,进入宗祠内部,“祈福堂”里粉刷一新的神像与供桌实现了封建遗毒在这个祠堂的全面复辟。赶上的话,你可以听听祠堂管理员自编自演的三句半表演,虽说是普通话,我只能听懂最后半句。

——顺便一提,瑶里景区有个梅岭,但这跟陈毅的《梅岭三章》没有什么关系。

我早就提过,全中国的景区市镇看起来都像是南锣鼓巷——这里也不例外。这里额外提供的产品包括“碱水粑”,笋尖烧肉和其他当地特色食物。但除此之外……应该大部分都是义乌制造。

横亘于村头河流上的是一座大型铁桥,有着跟数百年历史的古屋和十余年历史的宾馆都不怎么协调的,一种60年代的气息。我并没有弄懂这座桥的用途是什么。
(待续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