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今天起,我在知乎专栏和微信公众号连载“旅行记录”系列文章。
在地图上放上图钉,我自从07年离家前往天津上学,到现在也去过了很多很多地方。在17年也就是满10周年之际,我还要充分利用中间这两年,去到更多地方。
我从2005年也就是高二入行,到今年是整整10年浸淫于IT互联网行业,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它风起云涌,从小众兴趣演变为国家战略。今年初,我已经转为完全的自由职业者,做一个在淘金者面前卖水和卖牛仔裤的中间人。这些积累让我有了更多空闲时间,来完成我早就有的计划——去尽可能多的地方,经历尽可能多的事,认识尽可能多的人。
我给自己定制了一份“永无止尽的任务清单”(学宜家的)。我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穷其一生都不会完结,那至少在此之前,我需要用某种形式,让我做过的这些事情流传下来,总归是功不唐捐。
而旅行,就是这当中我认为意义最大的部分之一。
旅行是什么?心情不好,去gap一个year;从哪儿哪儿回来了,晒脱了一层皮,说是自己的心灵也净化了,这人脸也如黑炭般不能看了;要不,就看看电视,翻翻书,瞅瞅旅游杂志,也算是“让心灵去旅行”。
所以,我们现在去哪里都是南锣鼓巷,走到哪里的小商品都是made in yiwu,吃到的饭菜都是连锁的,说普通话刷银联卡可以畅行无阻。在我们这个时代,足不出户可以知道无数人给你的旅游经验,让你挑花眼看不过来;而真出去了又只能趁着人多的时候去,到哪都只能看人。
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出去呢?
就说看杂志。你坐飞机,就算从家到北京只有不到一小时,机上杂志也会给你推荐巴厘岛,塞班,马尔代夫,南极,……说白了,我觉得那字里行间,分明带着一种“反正你这辈子也去不了”的嘲讽。
也许是受不了这样的嘲讽——你决定出发。然后,每走一个地方,你都想起一些被你忽略的,埋藏在你记忆深处的碎片,那也许是小时候死记硬背的古文,照相馆“今天我生日”图画的背景板,或者是某段曾经让你午夜泪流满面的文字或画面。你逐一将它们确认,你像一位尽职的审查员,给内心每一个对得上的链接,啪,盖个戳。
在旅途中,你决定不买什么东西,反正回去在淘宝上都有卖的。你决定不拍什么照片,除了带自己脑袋和全身的,反正回去可以下载。你决定不体验当地一些特色服务,反正跟北京街头某个店的也差不多。
你做的,只是确认。那些逛淘宝永远不会注意的宝贝,那些搜索壁纸时漏过的风景画,那些走街串巷错过的小门脸。你会再次捡起它,注视它,购买它。只因为,你去过那里,你确认了那些东西真实存在,它们和你宝贵的人生记忆之间,产生了直接的联系。
在全球化的世界,我们不用再冥思苦想怎样配比撑满小小行囊,不用为了贪恋每一个旅游项目而疲于奔命。我们有信息,我们知道哪些是重要的,哪些是可以忽略的。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最佳的路书,而在你眼前的,就是我的个人体验。这些东西,是经过我自己确认过的。它们一定不客观,甚至有时候会让人愠怒。如果这样,先让我道个歉。但它们就是我的感受。
接下来,你要不要确认这些感受,交给你来决定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–分隔线——————–
”旅行记录“栏目以前就在本个人博客有过几篇文章,从今天开始,我将会系统的重新整理自己的游记,因此之前曾经写过的地方,有些会再次发布一遍。
总体来说,每一个完整的记录都是”地点+时间“形式,并包含以下板块:
概述:一小段话和目录一起开启一段新旅程。
一页纸的提示版:包含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最需要知道的信息,可以单独打印出一张纸方便携带。
在景区:所有我当时去过的风景区介绍。
在市区:在游览之余的住宿、购物等活动。
景点前的①②③等小圈数字为游览顺序。如果想按日程回顾我的行程,可以按照数字顺序阅读。
除了在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专栏连载,本系列也将推送到所有允许发布科技话题之外主题的自媒体平台上。想要完整查看本系列,可以订阅本专栏或者微信公众号:lifeissohappy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