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要求这么多,老子不伺候了

你们要求这么多,老子不伺候了

本文首发于航通社,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航通社 微信:lifeissohappy 微博:@lishuhang


从明天开始,我们就将有一个星期的时间,体验到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,没有任何滴滴的车辆可用的滋味。

这一周,对于某些在晚上加班,以及住在偏远地方,或者希望有一个完美夜生活的人来说,无疑是比较痛苦的煎熬。市面上的其他替代品,到时候的供应量可能会大大缩减。如果叫不到车的话,可能要等在公司或酒吧之类的地方,足足呆一晚上才可以。

按理来说,滴滴出事的是顺风车业务,它的快车、专车、优享等等服务,相对来说安全标准并没降低到不可接受的水平,但同样在这次暂停一周的措施中波及。

如果说,这种为期一周的暂停是因为安全整治,这个理由有点牵强。因为像滴滴这样涉及大范围公众利益的公司,是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,确保在大多数情况下服务稳定不致中断,产品的大小更新都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无缝切换,包括App端做出的一些更新。

比如说,随着本次安全整治而上线的“一键报警”功能,并不需要用户手动更新到最新版本,因为每次软件在加载的时候,都会通过热更新来推送内容。

所以,对这一个星期的深夜服务暂停,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,这是滴滴对其所遭受到的暴风骤雨式的舆论批评和上级约谈,所采取的一种无声的抗议和报复。

4天前,爱奇艺也宣布了一项让行业都感受到震动的新措施,即“正式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显示”。它将抛弃播放量这一最具代表性的热度评判指标,取而代之的是以综合用户讨论度、互动量、多维度播放类指标构成的“内容热度”。

这个“热度”指数的计算方法,是由爱奇艺自己开发的,外界无从得知计算规律,自然也不知道“热度”是否能比播放量更准确的反映一部剧的火热程度。

爱奇艺的官方解释是,为了从根本上打击日益猖獗、屡禁不止的刷量现象,扭转所谓“唯流量”论。但是之前,爱奇艺在打击刷量这方面就已经卓有成效。

相对于优酷、腾讯视频等,爱奇艺的播放量在“黑市”上是最难刷的,所以刷量的单位价格也最高。因为爱奇艺起诉刷量公司成功判刑,价格在几个月来又大涨了一波。

那么,爱奇艺为什么不能继续保留播放量的指标,只是进行更严格的打击措施,就像微信对公众号所做的整顿那样?

有人说,是因为几大视频网站都更注重会员付费服务,而付费服务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少的资源是免费提供,主要用于冲击播放量用的。这意味着播放量这个指标的可靠性会下降。

但我想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,则是平台播放量指标,跟豆瓣评分一样,被某些片方视为“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”,不听平台的解释,并且为这些指标打的不可开交,让平台感觉到压力倍增。

此外,最近播放量被刷到离谱,也引发了有关部门越来越密切的关注,导致平台自制的一些剧集内容,只要播放量这个核心指标达到一定水平,就一定会引起加倍注意。为了预防大笔投资被打水漂,也有必要采取这种模糊的标准。

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点,两个平台都已经是“大到不能倒”的程度,全国人民都非常依赖,具有公共属性,或者可以作为权威指标。

这些平台敢于拿出所谓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,将人们习以为常的某种非常基础的服务或指标砍掉;但与此同时,又不敢做一种永久、明确的表态,只是想临时下线,试探一下市场和公众的接受度而已。

我们给滴滴一个“设计台词”,就是

“你们又要省钱,又要司机接单快,又要安全不出事。你们要求太多了,老子不伺候了。给一个星期时间,看看你们到底需不需要我。”

给爱奇艺一个“设计台词”,就是

“这么多人对流量有要求,惹不起惹不起。你们愿意怎么撕就怎么撕,总之别找我麻烦。”

其实我们还可以给支付宝一个“设计台词”:

“狗日的欺人太甚,不行支付宝停它个三天,让他们和全国人民讲道理去。”

回想当年,中国人民银行对第三方电子支付颁发牌照,支付宝和微信都是第一批拿到牌照的。但是在那段时间,关于支付宝合规性的质疑从来就没有断过,支付宝的处境跟现在的滴滴差不多,也是天天被约谈。

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马云或其他任何人,真的说过上面这句“设计台词”。但是马云却有一句话时刻被翻出来,常用常新:“如果国家有需要,我随时会把支付宝献给国家”。

你不可能要求任何人或者公司实体是钢筋铁骨,可以承受无穷无尽的压力和责难。

在压力太大,避无可避的情况下,他们选择以华丽自爆的方式收场,给外界留下一地鸡毛,让人们在缅怀他的同时,深刻的认识到他的不易和不可替代,后悔一番——这是一个充满了诱惑的选项

如果你认为自己因为公司的相关政策,不能得到最适合的工作,想要了此残生的同时又让老板后悔,那么你可以选择偷走一架飞机,耗尽最后一滴油后华丽坠毁,在跟塔台交流的过程中,向全世界现场直播你的遗言。

——这就是 8 月 12 日的 Richard Russell。

如果你是一个有着200年历史的博物馆,但是每年维护费用却只有几十万,连员工工资都可以拖欠,搞个养护还得上网众筹,这种穷酸劲一定会让组成这房子的一砖一瓦,都觉得自己活着真是没什么劲。那么你可以在一团雄伟壮丽的火焰中坐化涅槃。

——这就是 9 月 2 日的巴西国家博物馆。

然而跟这些“开弓没有回头箭”的自爆相比,互联网企业做出临时暂停某些业务的决定,更多的还是一种“傲娇”的姿态。它们选择在其余大部分时间“忍辱负重”,继续履行它们的社会责任。

这一方面是因为,公司的商业模式就在这里,都不做了,自己的损失依然还是更大;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预判本来就是外界会适当地予以同情和让步,它这么闹一闹,自己的地位不会有什么变化,心里并没想着鱼死网破把事做绝。

你可以从滴滴挂起红色的条幅,毕恭毕敬地欢迎交通运输部领导;从爱奇艺虽然下线了播放量数字,但还是上线了一个热度指标;从支付宝对于花样频出的资金损失个案,都会尽力满足赔偿要求,看到他们这种“傲娇”,以及藏在背后的满满的求生欲。

顺风车是滴滴业务线中,少数能够持续产生正向现金流的,要放弃它其实滴滴一点也不情愿。即使在最近经历了两起同类型的杀人案之后,顺风车业务也依然保留了一个理论上的重新上线可能。

想让滴滴放弃做顺风车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部分省份约谈后以行政命令方式卡住,一种是加大其他方面的监管力度,让滴滴不得不加大顺风车维持安全合规运行的成本,导致现金流变成负向。

所以,也就更可以反推出滴滴此后一周的“罢工”,是不是真的愿意永久放弃夜间打车这个市场了。

假以时日,当合规压力进一步增大的时候,滴滴、爱奇艺、蚂蚁金服们,也肯定会把惹出最多麻烦的业务逐渐的剥离,谁愿意做就让谁做去。

就比如蚂蚁金服比以往任何时候,都更强调它们已经转型为“金融科技公司”,是面向金融机构的服务提供商,而不再是当初那个要抢银行饭碗的毛头小子。

不止中国如此,国外也一样。那几家扳着指头能数出来的大企业——“FAANG”们,哪个不是压力大得随时想仆街?但是最终他们无一例外的都继续做了下去。

谷歌、Facebook、Twitter等社交媒体,过去一两年在欧美所受到的监管越来越严格,甚至有消息说,欧盟将规定社交媒体必须在1小时的规定时间内及时删除恐怖主义内容,否则就要面临巨额罚款。

这种条件之苛刻,几乎是平台不能满足的。然而,他们为了整个的服务仍然能继续存活,还是不得不恭恭敬敬地去参加听证会,不厌其烦的跟监管部门打交道。

国内外的公司都是一样,哪里有什么不想干的,最终还不都是为了生存。

2018.9.7

评论系统由 Disqus 驱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