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8102年了,机器人还是“静若瘫痪,动如癫痫”
本文首发于航通社,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航通社 (ID:lifeissohappy) 微博 @lishuhang
说起来,2018年距离哆啦A梦预计要诞生的2112年,倒计时已经不足100年了。对人类来说,通往未来的时间节点似乎正在一点点的走近。
然而刚刚结束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面,展示的机器人成果却未免让人失望。
我们所看到的机器人,不论外观或是内在表现,可以说和4~5年前,甚至十多年前相比,还是看不出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“世界机器人大会”的权威性如何?
北京亦庄的英文名不是无聊的汉语拼音Yizhuang,而是E-town,可以说很信达雅了。
亦庄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(BDA)所在地,2018年的“世界机器人大会”已经是第三次在开发区举办。亦庄目前正试图给自己贴上“机器人产业”的全新标签。
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张继红表示,开发区的机器人企业已由三年前的35家,增加到现在的153家。到2020年,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要达到700亿的产值。
(https://tech.sina.com.cn/d/i/2018-08-16/doc-ihhvciiw0409710.shtml)
这一次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规模比以前要大不少,不同于之前某些名为“全球/世界”实际上还是办给中国人看的会,全球处于第一梯队的机器人厂家、行业协会、研究人员等确实都参加了。
他们如此重视在中国举办的机器人大会的其中一个原因,是中国正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的路上。
在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 Jeff Burnstein 的统计中,过去一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数据确实也是很亮眼的。
国际机器人协会数据显示,2011-2016年,全球机器人行业复合增长率是12%,最主要的增长来自于中国。
中国1961年开始使用第一台机器人,之后增长超过日本,然后持续快速增长。中、日、韩、美合起来占到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74%。
(https://tech.sina.com.cn/d/i/2018-08-16/doc-ihhvciiw0375727.shtml)
这也就表明,在这个展会上展出的机器人,确实能够体现出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大致面貌。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参展的门外汉来说,却并不能从展品中直观的感受到发展到了什么程度。
最大的问题是,在各种科幻电影、小说等等当中,我们已经看到了理想状态的机器人,或者是更像人形,或者是像大白一样,虽有着奇异的外形,但是至少能更通人性。然而,这些突破性的技术展现还是仅仅停留在电影里,我在会场是一个也没有看到。
工业机器人“动如癫痫”
Jeff Burnstein 所提到的全球机器人产业,主要还是指工业机器人,既然不讲究外形美观,也就意味着工业机器人依然是以机械臂们作为主角。
在机器人大会的展厅,你能得到的第一个简明易懂的启蒙知识,是明白机械臂们都是怎样移动的。
和电动相比,气动是释放一点点压缩空气,作为驱动机器人行动的动力来源。一些厂商将他们的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节省压缩空气的用量上,这也就意味着运转时间越长,越是少用耗材,节省成本。
因为工业机器人场馆排在家用、商用机器人前面,为了吸引大家驻足观看,厂商各出奇招,有的抽奖送机械臂雕刻的玉佩,有的如大力士一般举起汽车来回晃,有的敲架子鼓,有的拿根笔在纸上写字,人手在触摸屏上画什么,机器手就跟着写出什么。
(图 / 航通社)
这些演示的意义在于说明,现在的机械臂采用的气动或电动技术越来越成熟,定位的灵敏度和精度都在不断提高,造价和成本也在不断降低。
但是,主要的动作没变,还是大家很熟悉的那种:在一个地方点一下,突然大幅度的一甩“手臂”,马上挪动到另外一个固定的点,再点一下,慢慢把手上吸取的物件放下来。
其实如果你拿人的手臂来模拟这个动作的话,就会发现这种一点都不连贯的动作,感觉确实像得了癫痫一样。
虽然在速度不断提升,并且跟《挑山工》里说的那样不用休息埋头苦干的情况下,机器的工作效率远远超过人类,但这个多年未变的动作,还是让进入场馆的大批老人孩子欣赏不来。
而且,一旦涉及到复杂连贯的需要编程的动作,就连速度都不能让人满意。
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参与研发的“小玎小珰智能饮品机器人”,已经可以量产,机械臂可以模拟人手操作来调制奶茶。
(图 / 航通社)
忽略机器人长相的话,唯一的问题是制作一杯奶茶所需的时间,还是比官方说的2分钟长多了,应付不了排队等喝机器人奶茶的人群。
服务型机器人“静若瘫痪”
到服务型机器人展厅,看到的就更让人皱眉头了。迎宾、业务办理、服务员等类人形机器人,几乎无一例外的在脑袋或躯干位置装了一个屏幕充当前脸。
而更值得吐槽的是我们的工程师们为这些屏幕设计的脸庞,一般都会选择一个特别低幼的,长得像喜羊羊一样的卡通脸,露出傻乎乎的,近似“面瘫”的笑容。
(图 / 航通社)
也不知道这些厂商是以什么作为评判标准,认为这种脸型最能被商家和消费者接受的——难道这样的真是比更正常的人脸卖的更好?
既然是要接受这种设定,那一定不能忘记的是配上特别孩子气的,童稚的语音,跟你说“你要的套餐已经好了”或者“去肿瘤科请上四楼”这样的话。
在另外的场地中,一些“格斗机器人”正举办一场争霸赛,训练的是能有灵活的双手双脚,并像人类一样行动的机器人,而做出各种让人害怕的四脚怪兽的波士顿动力(Boston Dynamics)无疑是这一领域的翘楚。
但是,这些机器人被制作出来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确认手脚能动,距离把它们安装到服务型机器人身上,让那些人民的勤务员摆脱“瘫痪”的窘境,还差得远。
“由于格斗机器人需要实现性能和重量的平衡,追求智能性能必然意味着使用更复杂、更重的元器件,这样又会遇到材料的瓶颈。”《科技日报》采访的一名格斗机器人开发者这样说。
2C的机器人领域,为什么比较排斥用一个正常成年人的面目来展示呢?虽然问厂商并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,但在其他国家可能会有一些尝试。
例如在性爱机器人方面,以往做等身大小娃娃的,对于能将娃娃变得更智能和自我运动,表现得都很积极。而沙特最近批准给予一位类人形的机器人“索菲亚”以公民身份,其实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尝试。
但是如果想要尽可能的模拟真人,无可避免的会涉及到穿越“恐怖谷”(Uncanny Valley)的问题,即当仿真度达到一定程度,但又不百分之百的像人的时候,就会造成一种看恐怖片一样的感觉——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很瘆人也是这个原因。
埃森哲(Accenture)之前联合一家美国科技公司IPSoft,将其开发的AI客服界面Amelia交付给一些欧洲的银行使用。瑞典有两家银行试用,其中一家SEB用的不错,但另一家NordNet就感觉很不爽,炒了“她”的鱿鱼。
(图 / IPSoft.com)
研发更像人的交互界面始终存在风险,所以更多的服务型机器人从“肉体”到“灵魂”——即内置的AI操作系统——都在恐怖谷前停下了脚步。
大家宁可表现得像“面瘫”版喜羊羊,也不愿意冒产品滞销的风险,向着真正像人一样的终极目标迈出那一步。
取而代之的是,AI提供商们正试图将声音作为突破口,因为和视觉比起来,人类对声音中的不协调更不容易区分。之前一些机械感十分严重的“虚拟歌姬”例如初音未来,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,证明从声音先突破是可行的。
想体验这些“声音”机器人?去用你手机的语音助手(Siri/Cortana/Alexa)就好啦。
协作机器人是真正的亮点
是不是跟以前相比,机器人产业的确好久没有出现激动人心的变革了呢?也不能这么说,一些细微的改变正在发生。然而从量变到质变,我们还需要苦苦的等待。
人们在努力将机器人技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宽,向着小型化,低成本的方向发展。在找不到其他出路的时候,先把过去就有的事情做得更好,让成本更低,不也是一种进步的做法吗?
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机械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行各业中,而不是像以前那样,只在汽车制造等少数行业能看到。
实际上,像是汽车流水线上执行骨架焊接、喷漆等工作的机器人,是90年代就出现在我们电视画面上的那种素材,用来搭配高科技行业的描述,所以才会在我们的印象当中,形成机器人产业十几二十年都还是老样子的错觉。
1983 年的库卡牌工业机器人(图 / Wikipedia)
但实际上,如果在汽车之外的其他制造业,特别是低成本的小商品组装时也能用机器人,那实际上对于社会的潜在影响是要大的多的,这些小作坊的机器人化是这一两年才开始出现的,用于缓解周期性的“民工荒”和长远的劳动力流失。一些年轻人可能正是因此而失去了他们原以为稳定的装配工作,也可能成为三和大神的后备力量。
机械臂们虽然仍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主流,却已经不是全部。当然,通过机械的自我运作来达到完全革除人力的效果,就可以实现所谓“黑暗工厂”的状态,因为不需要人的操作间,就不需要灯光。
“黑暗工厂”(Dark Factory)的概念出自上海剑桥科技(CIG)董事长、总经理黄钢(Gerry Wong)接受《纽约客》(New Yorker)专访。“我们不再需要人类员工,工厂也不再需要灯光。只有当你们美国记者来访的时候,我们才开灯给你们展示一下。”他说。
(https://www.newyorker.com/magazine/2017/10/23/welcoming-our-new-robot-overlords)
而另外一些工业机器人选择的道路,则是跟人类共同工作。他们有适合人类操作的把手,人类可以用自己的手臂,将其定位到一个更适当的位置,然后让机器来进行剩下的操作。
(图 / 航通社)
这种与人类分工合作的机器人,就被称为协作机器人,这也是今年机器人大会的一个真正的亮点。
“协作机器人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,但在公众的眼中,协作机器人是能够和人共同协作且不会影响人类安全的机器人。”Jeff Burnstein 说。
他认为,过去几年当中机器人行业最大的机会,就是协作机器人的发展。理论上,协作机器人用起来更容易,安装更快,需要空间更少,消耗工程资源也少,受到中小企业的关注。
现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36家厂商在做协作机器人。在订单数字方面,2017年底是8000多台,2020年底可能超过40000台;而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将是消费电子产业的组装、包装、质检等,也会在生命科学方面有很大潜力。
如果广义上说的话,给搬运工人助力的“外骨骼”因为也是和人共同协作,也可以被算进协作机器人的范畴。一家名为“铁甲钢拳”的开发商为京东开发的外骨骼,已经投入了京东物流仓库的实际使用。
(图 / 航通社)
先从摆脱“人工+智能”做起
最后,至于一言难尽的服务型机器人,它的外观可能真的没什么指望有大改良,但更让人感兴趣的将是它的内在。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,对语义理解,语音-文字的相互转换,这些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贡献良多。
早几年就有报道称,在一些服务型机器人的背后,可能是真人组成的呼叫中心,在伪装AI跟人交流。对于标榜AI和自动化处理的机器人行业来说,这应该算得上是“丑闻”。
这次机器人大会也参展的科沃斯机器人,他们研制的某种原型机,曾在2016年被南大电子改装后,获交通银行采购用作柜员引导服务。不过很多问题都是机器回答不了的,大部分会被转给后方的呼叫中心,由真人小姐姐的声音,通过变声软件处理一下。
(https://www.leiphone.com/news/201601/Rmd1lCHHck3ZMLx2.html)
开玩笑的说,Jeff Burnstein 的演讲乐观的预计机器人不会拉升失业率,而是会带来 200 万人的就业缺口,这里面是不是有一部分低技术工种就是假装 AI 用的?
毕竟多数创业公司技术并不过硬,只能是在拿到融资之前,先以人力充当一个“最小可用产品”(MVP),模拟一下实际的效果,让投资人们先预览一下,有了他们的钱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。
所以服务型机器人在未来几年,可能会优先完成内部系统的进化,以期尽快摆脱技术不成熟时“人工+智能”的窘境。这也许就是我们对此类机器人未来的一种最为乐观的预期了。
本文图片除特殊注明外,均为航通社自主拍摄,转载文章请同时注明图片出处。
2018.8.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