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户们,上市公司不想告诉你那么多事情

散户们,上市公司不想告诉你那么多事情

本文首发于航通社,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航通社 (ID:lifeissohappy) 微博 @lishuhang


马斯克几天前发出的要将特斯拉私有化的推文余波未了,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Twitter上表示,希望将美国证监会(SEC)要求上市公司按季度发布报告,改为发布半年报,引发了市场相对正面的多的反应。
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的社评更将此形容为是特朗普众多“推特治国”的举措当中“看起来最靠谱的一个”。

https://www.ft.com/content/43ebea80-a23d-11e8-85da-eeb7a9ce36e4

对于企业来说,成为一家上市公司,意味着将自己的经营战略和决策置于公众的聚光灯之下。越来越多的刚刚上市的公司,可能会认为这不再是一个好主意。

上市对马斯克犹如“饮鸩止渴”

马斯克自述,将特斯拉私有化的最大动因,是不想自己对企业的长期规划,遭受不懂行的公众,特别是恶意做空者的指手画脚。

毫无疑问,会有这样一种声音出现:“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?”——既然知道公众市场的钱这么不好拿,为什么一开始还要上市?

自然,原因也是有的:特斯拉、SpaceX、Boring Company做的都是一些高投入,长周期,近似赌博的鸿篇巨制,就算马斯克用过去积累的财富,也不能完全负担巨额支出,只能是看到哪里有钱就用哪里的。

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拿了公众的钱,对马斯克这种性格的人来说,差不多等于“饮鸩止渴”。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发言中的微言大义,都有各色人等拿着放大镜仔细检视,比当公务员还难受。

而且,投资者中自然会同时包含短线和长线投资者,而马斯克在做的是试图“驱赶”短期套利者,他很快发现自己很难做到这一点——毕竟对一个大市场而言,所有参与者,包括企业最讨厌不过的空头,都是生态的组成部分。他试图用发言影响股价和投资者决策的行为,正遭到SEC的严密监视。

也许我们的未来将生活在一个特斯拉遍地走,替代通用福特大众宝马等传统车企登顶的时代;也许我们的长途出行将依靠超级高铁,用SpaceX的飞船去太空旅行。

但这样的未来和现实之间有着过大的差距。公众不是做慈善的,不会想用自己的钱帮别人实现梦想,他们当然希望更多听到的是马上赚钱的好消息。

更进一步说,哪怕已经知道比如说3年后能赢利,现在暂时亏损,人们也不愿意担当现在亏损的那个角色,等真盈利了再说,赚得少一点也比亏了强。

与私募和公众打交道,是两门不同的学问

如同特朗普Twitter提到的,一些企业家希望自己报告的周期被拉得尽可能长。同时,其他一些业绩不太好的公司,则试图用一些方式来瞒天过海,美化报表,“优化”财务数据。

所有这些做法是同出一辙的,其目的只有一点,就是让普通的投资者,特别是缺乏行业经验和金融知识的小散户,也能意识到自己要买的是一家正在成长,并且继续有盈利潜力的公司。这点对于吸引尽可能多的融资尤为重要,毕竟融资是公司上市的初衷。

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小米。这家公司虽然在国内科技业界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口碑,但是在上市的时候,面对并不一定了解公司业务的投资者,雷军和他的团队还是不得不尽一切努力游说,让潜在投资者相信他所定义的估值。

再比如腾讯,因为季度报告不理想,一度被人放在火上烤。投资者质疑腾讯的理由是它现在过多依赖游戏,而游戏有可能会更快地面临天花板。

不管腾讯的投资是否有足够完善的内在逻辑,也许高管们自有一套可成为商业机密的理论,但如果外界说它“没有梦想”,它也只能先把苦果子咽下去,然后一点点证明给外界看。

要想解决所有这些影响股价的问题的解决,雷军和马化腾们都必须对公众所有关心的问题逐一的解答,不厌其烦的解答。

拿了人家的钱,就有证明给他们看的义务。向私募懂行的投资人解释公司逻辑,和向打开电视报纸看行情的大爷大妈解释,难度不在一个数量级上。

然而,从另一角度来说,向公众做解释说明有时又比对专业人士解释更“简单”。这取决于公司是否需要采取大众最直观粗暴的认知世界的规则,尽管大多数时候事情远比粗暴归因要复杂。

一个很容易想到的例子是乐视。在泡沫崩塌之前,虽然也有少数质疑声音说这是拆东墙补西墙等等,但总体上乐视股价的行情还是被“生态”托了起来。究其原因,乐视当时所编织的业务逻辑,可能更合股民们的胃口,而当时做同类型宣传的上市公司也不算多。

再比如港铁。应对媒体和公众对工程质量等问题的质疑,港铁主席马时亨有句名言:“我们告诉你OK就可以啦。”尽管引发舆论大哗,但神奇的是这种傲慢言论,却没有立刻引起作为上市公司的港铁股价的剧烈下跌,直到几个月后媒体终于找到工程问题的“实锤”,风暴才姗姗来迟。

这是因为铁路作为一个垄断性的事业,依靠票务、地产等所获得的盈利,早就在人们的预期之内,而且700万香港同胞每天都可以真实感受得到。专业人士的担忧,不能及时传导到每日坐地铁上下班的港铁小散户那里,所以马时亨才敢如此“口出狂言”。

监管者想要一个怎样的股市?

从正反两面我们都可以看到,社会公众对一家公司的想象,和这家公司的真实情况之间,实际上是有可能存在重大差距的。巴菲特说价值投资,要认清楚公司价值,不要看一时涨跌。道理谁都懂,但你我眼中的“价值”是同一个东西吗?不一定。

而如果需要将上市公司的任何经营策略都暴露于阳光之下,这可能是监管者对新投资者的好意,但却有可能会让公司经营者,将业务重心更多的放在粉饰报表,而不是经营业务上。如果他们有一些投资或举措不能获得公众的理解,轻则必须向公众解释,直到公众满意;重则不得不被绑架甚至撤回成命。

另一个例子可能会更有力地佐证人们在“短视”之下动作的变形。

美国大学生通常会背负高额的助学贷款,对于本科加医科一共要读8年书的医学生来说更是如此。尽管医生职业在美国收入较高,但一毕业就背负高额贷款的学生,往往会选择一些热门和来钱快的专科,放弃教学、科研等需要慢工出细活的领域,哪怕那曾是自己的兴趣所在。为此,纽约大学今年开始对医学生实行学费全免的政策,希望他们跳出经济压力思考自己真正的职业兴趣。

对于时刻被投资者盯住的上市公司来说,如果产生了较大一笔盈利,很显然投资者的共同心愿是多一点分红,哪怕企业愿意花更多钱投入研发或者扩大再生产。这同样可以说是一种“短视”。

是让企业披露更多更频繁,还是给企业一部分自主权,晚些披露信息?其中的区别在于市场是否是对风险有偏好的。

如果人人都能理解所投公司的经营模式,那么大家都没什么风险,但是赚到的收益也不是很多。相反,如果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公司模式,那么中间会存在一个信息差,有些人愿意全心投入,其他则保持观望,这带来了投资者收益或损失的差距。

如果进一步的将这个问题延伸,就会发现这涉及到了谁来为股市风险承担责任,“兜底”的问题。是说责任在投资者,他们都应该对公司的业务有一个起码的了解,才算合资格?还是说责任在上市公司那里,他们有义务做成一家商业模式通俗易懂的企业,以降低大众的认知成本?

可能真正的“价值投资”仅仅存在于可口可乐、麦当劳这种极少数的常青树那里。在其他一些看起来绝对不可能出问题的股票——例如诺基亚、柯达、日本NTT和“两桶油”上,所发生的偏差可能会超越同时代任何人的想象力。

但与此同时,一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,或者是公众暂时摸不清头脑的企业,也可能事后证明是很有竞争力的,却因为大众不能理解而在股票市场上表现惨淡。这些公司还未到成熟期,可能并不适合此刻上市,有的是被融资环境所逼迫,一些公司的融资轮数已经到了不能再往上加码的时刻了,必须通过吸收公众资金的方式,让之前的投资者安全退出。

如果股市监管者选择增加市场透明度,显然有助于维护市场稳定,同时可能减少一些“被迫上市”的现象,让真正值得留在股市的股票存活下来。

反之,需要适当调整披露频率,降低业务的透明度和可理解度的情形,则是为了提升市场的包容性,让一些“可上可不上”的公司留在市场,或者至少可以让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喘一口气。

总的来说,即使是在监管者像保姆一样,帮你做好了绝大部分背景调查的情况下,也还是可能会有盲目的投资者存在。所以最终了解这家公司,并作出投资决策的责任,依然是全都在于投资者个人。

而且,我们到现在也不能说自己完全理解了小米、乐视、特斯拉或腾讯,因为像我们这种在科技评论中获取资讯的人,在纯粹的商业领域自然也有知识的缺失,而一些我们凭个人感受以为会火的新股遭到冷遇,或者类似的其他情形,也是在弥补我们自身见识的短板。

2018.8.20

评论系统由 Disqus 驱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