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V功成记者枯?舆论英雄和英雄背后的人们

大V功成记者枯?舆论英雄和英雄背后的人们

3850 字 / 10 分钟

本文首发于航通社,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
航通社 (ID:lifeissohappy) 微博 @lishuhang

时至今日,由兽爷《疫苗之王》引爆的疫苗话题,已经进入了舆论意义上的“安全区”,成功地走出了之前险象环生的“深水区”。

所有在事情火了之前写过报道的人,如今再不用担心文章胎死腹中;所有为话题扩散而努力寻找爆点,创造爆款的人,如今也不用担心自己被带走被消失,开始享受“始作俑者”的荣光,“分封”一篇篇阅读在1万到10万+不等的文章。

在协助此事成为一个公众话题的过程中,兽爷理应认领其中最大的功劳。

1 | 兽爷“封神”之路

几天以来,作为一个公众号作者,也就是兽爷的千万同行之一,我直观地体会到看了兽爷文章以后内心的微妙变化。

最一开始,我并未特别在意。等文章上了10万+以后,具体的阅读量就只能通过其他参数倒推,所以这似乎没什么特别的。

等上了1万赞以后,这意味着文章本身阅读量至少也有100万+了,我开始观察这篇文章流行的现象,并试图从中总结经验。

等文章被判定敏感而删除了,开始获得像几个月前北大某学生写的公开信那样的待遇——屡删屡传,转入地下,甚至被人花钱刻到区块链上——我又转而担心兽爷的人身安全。

终于,全国上下都动员起来了,所有机构媒体、自媒体、以及一个个普通人的言论,都能从兽爷的文章找到出处,更多的国内外媒体也敢于引用该文了。

兽爷安全了,他也被“封神”了——在这次事件中。

兽爷确乎是个神,因为他在事件中的成长路线,跟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无异。

约瑟夫·坎贝尔(Joseph Campbell)在《千面英雄》(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)中指出,所有神话中的英雄都经历三个阶段的考验:与原本所属的群体分离(Separation),独自经历考验(Ordeal),通过考验以后带着能为同胞造福的力量回来(Return)。

当兽爷借助一篇可能会“敏感”的文章进入100万+的行列时,他就“进入超自然的神奇领域”。他在文章被不断删除,又被接力传播的几个小时里是否经历了些什么,可能永远无人知晓,而那就是属于他的“试炼”。

然而和调查《山西疫苗乱象调查》以身犯险,折戟沉沙的王克勤、包月阳等人相比,兽爷调查的“武功”并不高强,却掌握了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的“爆款”写作手法,和无需印刷播出就能被人看到的神奇的“自媒体”。这令他“获得奇幻的力量,并赢得决定性的胜利”。

文章此后像奇迹一般成为全国上下一致讨论的话题,最为彻底地设置了议程,这才是让兽爷的经历到达“英雄”级别的决定因素。就像《腾讯没有梦想》以及更早之前的例子一样,我们对这种小文章做杠杆撬动大社会的例子,都可以说艳羡不已。

2 | 兽爷们是天生准备做“英雄”的

有很多很多人觉得事情不公平。

最主要的问题是,《疫苗之王》是一篇没有原创采访的文章,其所有资料都通过引用此前其他媒体报道拼接而成。然而现在几乎所有的荣誉都让兽爷一人独享了。

在他背后,众多默默无闻的记者,或者偶尔在微博上吐个槽的医生及从业者们,他们的资料被兽爷整合利用了,他们的名字却没有被写入,更不用说把打赏收益和媒体引用分一点点给他们了。

但这看起来“不公平”的局面却是必然会出现的。因为作为前台“英雄”的公众号作者们掌握的技能,本来就是跟“英雄”相关的,准备最为充足,也正所谓“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”。

兽爷、咪蒙、差评,……所有的“内容创业者”们在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,都在苦练内功,为有朝一日的火爆做着准备。

我将这些号并列,并不是说它们真的一模一样,而是说,它们的所有动作都是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为了能扩大每一篇文章的传播范围,提升影响力,打造个人品牌。

这么说的话,我也在这个行列里。但如果兽爷真的是传说世界观中的主人公,我充其量也就是个随机生成的NPC(小透明)。

而传统的“调查记者”们,——经过疫苗事件之后又被拿出来,又被众人依例哀悼一番的调查记者们,——他们写文章“不唯上,只唯实”,要尊重事实,当然在可读性和传播性上会有折扣。

调查记者的文章,也许大小只有豆腐块大,没有华丽的修辞,没有历史的厚重感,读着不过瘾;也许文章太绕了,因为事实就是罗生门,观众只要简单粗暴的逻辑,他给不了。

所以,有原创能力的人,有时能成为消息最原始的出处,但不是每次都能直接获取胜利果实,他们种下的果子往往被“营销号”们拿走。他们不是为了成为“英雄”而生,所以成为“英雄”的概率也低。

3 | 招徕读者的“屠龙之技”,调查记者不愿碰

自媒体作者们提升个人影响力的功课,用“屠龙之技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。

一来,“屠龙”一听起来就是个很难学的课程,成功的人很少,而自媒体的成功之路就是这样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。

想想看,光靠给自媒体们卖水,都能成就三节课、新榜这样的产业链节点,但你让我举例子说谁成功了,还是只有那么几个老面孔,马太效应严重。

“欲练神功,必先自宫”,很多时候为了日拱一卒,准点发布,打理各种读者群,做活动什么的,很多作者都是全职创业的个体户。但“即便自宫,未必成功”,一个成功案例之后可能是成千上万黯然离去的追梦者,更显出这种“屠龙”技能的无用。

二来,这种技能和调查记者们的职业追求背道而驰。

文章的可读性、亲和力与严谨性,可靠性有时是互斥的,你不可能同时做到把一个弯弯绕的事情在一篇文章里讲清楚,又让这篇文章在所有人的朋友圈刷屏。

霍金曾被他的图书编辑告知,“加一个公式,少一半读者”。最后《时间简史》只用了一个公式。而从《疫苗之王》后续跟进的其他机构媒体的挖掘报道中,你能大量看到工商信息,公司财报,高管关系网,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。这还怎么吸引读者呢?要用一条微博的140字来概括文章大意都做不到,读者们只好跳过不看。

因而,特别是对追求严谨,真实的调查记者而言,他们更喜欢“用事实说话”,觉得自己闷头做好调查就够了。重要的是呈现事情的全貌和真相,而不是春秋笔法暗藏价值观。那么,自媒体吸引读者的写作技法就自然是与他们绝缘的“屠龙之技”了。

4 | “英雄”和调查记者只是分工不同

我们在讨论这次疫苗事件,以及此前和今后所有的舆论热议事件时,区分引爆点和原始消息来源是很重要的。因为披露事实和讲故事本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。

如果混为一谈,你就会深感不解:

按理说,把原始文章嚼烂了再加工的“懒人包”只能说是“山寨品”和“A货”。什么文章都不要钱,只要你的转发。那如果正品和仿品都不要钱随你挑,绝大多数时候你当然是选择正品,但为什么选文章你就非得找营销号的文章呢?

然而实际上,经过整合和重新组织语言的营销号文章,和原始的新闻报道是两种不同的产品,或者说一个是成品,一个只是毛坯。大部分读者不具备阅读艰深文章的能力或精力,意味着他们不会拿“毛坯”自己回家加工成成品。

有能力阅读的读者可以通过原始材料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,就像定做衣服一样,自然是最合身的,但你看到其他没能力“定做”的人买了兽爷们的“品牌衣服”,上面有人家的“商标”(观点),也不好说这是“夹带私货”吧。

本来,提供消息来源和对消息做加工的两类人可以相安无事。在新媒体出现之前,这两类人就分别作为记者/编辑和美编/销售,共同支撑着媒体机构的运转。

提供最原始消息的调查记者们,因为不能有效吸引读者关注,也就不能带来商业价值,从最开始也都是依靠供职的报社、电视台等养活的。

现在,随着机构媒体分发能力减弱,他们无处可去,面临生存危机。

如果幸运,具有原创调查能力的作者会被新媒体或有竞争力的机构媒体收编,换个东家继续自由写作,比如GQ、新京报、腾讯、网易等设置的深度报道和非虚构栏目。

但所有这些新的机构加在一起也容纳不了很多调查记者,所以其他人即使没有受到铁拳的关爱,也大都为五斗米折腰,改行做了公关和其他职业。

同时,在谷雨实验室、GQ等一些机构的稿子里,也能看到很明显的为读者喜好而量身定制选题的痕迹,有些选题虽然符合公共利益,但不一定叫座,就不会做。在这些机构供职的记者,可能不会被给予足够的创作自由。

即使在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,调查记者能写一些在当时看来不讨喜的文章,也并不是当年更自由什么的,而是单纯的因为读者没得选,都是邮局订报,或者为了某个娱乐八卦不得不买下整张报纸而已。如果当时就能订购单篇文章,调查记者们一样得看读者大爷们的脸色。

他们必须在文章的真实性、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平衡走钢丝,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,比以前活得更累。直接后果就是调查报道不可避免地走向“好看”但深度变浅的境地,落得要跟学习“屠龙之技”的专业自媒体一拼高下。

所以呢,咱就别说什么调查记者已死之类的话了。很显然,人民需要的更多是“英雄”,而不是英雄背后的调查记者。但调查记者的存在和努力,给“英雄”们贡献了武器和弹药,是他们得以立足的“巨人的肩膀”。

既然现在“洗稿”现象严重,记者们本来就难以通过“英雄”的引用获得回报,那其实也没必要哀叹这个群体的萎缩,让“英雄”们体会一下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的烦恼已经足够。

“英雄”们今后要再写一个《疫苗之王》该怎么办?可能他们需要监测微博,依靠读者投递朋友圈爆料,他们隐去信源的名字,并在有关部门调查的时候,自己作为文章的唯一责任人,接受成为英雄路上的必要“试炼”。

也可能,在无数次探险的过程中,“英雄”们会无师自通的,重新找到一条简单易行的事实核查路线,自学成才,接下调查记者们的班。

在这个问题上,我充分相信市场调节的力量,最终一定会通过多次博弈,达到一个新的平衡。


“在未来,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”

从暖心鸡汤到“股股殷红”,鬼知道“二更食堂”经历了什么

谁都可以投“差评”,腾讯不可以

祖传区块链,专治假新闻?

微信

评论系统由 Disqus 驱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