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家国产手机厂商推出“快应用”,它们怎么还不死心?

10家国产手机厂商推出“快应用”,它们怎么还不死心?

本文为百家号约稿,航通社 (ID:lifeissohappy) 微博:@lishuhang,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


3月20日,小米、中兴、华为等十大手机厂商共同发起“快应用”标准。“快应用”如同人们熟知的微信小程序,可以在不需要下载安装的前提之下快速启动应用。

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厂商和平台牵头,希望制作App Store的替代品了。主流国产手机厂商悉数到齐的这次新尝试,动机和背景是什么?“快应用”和其他小程序类平台相比有独特的应用场景吗?这东西现在做得怎样,未来是否还有发展前途

“快应用”的推广为何是手机厂商主导

“快应用”是把之前的所谓“轻应用”等等换了一个还没被抢注的新名字。绕过App store直接将应用推给用户的尝试,已经进行了很多很多次,伴随着应用商店模式的出现而生,直到现在。

最早是UC等浏览器希望将手机网页全屏并省去导航按钮,让它在体验上类似安装了App,并把浏览器首页的快捷方式称为“轻应用”。然后百度在手机客户端继续尝试,将用户用到的应用内主要功能整合入搜索结果,推出了“直达号”。此类尝试当中唯一算得上成功的就是微信小程序,而它跟业界的期许——挑战App Store——相比,其实也差了很远。

那么,为什么说小程序仍然算得上成功?因为它在“安卓”平台上的体验好于iOS,对“安卓”上的应用商店形成的冲击更大于iOS。我在《小程序毕业了》一文中写过:“小程序界面顶部由原先一个单独的“关闭”按钮变得更凸显,设置了将其放到桌面(仅限Android)以及分享的快捷方式。”

一旦支持在桌面快捷方式点开,体验上又和原生Android应用接近(或者虽然有功能缩减,但已经够用),用户就可能会减少对原生App的依赖,也会减少去手机应用商店的频率。而国产“安卓”手机应用商店中,正是各手机品牌自带的商店,对普通用户来说最容易接触到,所以它们受到的冲击也最大

微信小程序的出现,威胁到了原来的“应用商店”,但同时有让自己成为了另一个“应用商店”,开发者还是缺少话语权,所以总是存在要自立门户的冲动。而利益直接受损的手机厂商应用商店们,因为共同的敌人而和这类开发者站在了一起。

“快应用”是否有独特的应用场景

在什么情况下,你需要绕过应用商店下载和使用应用?一般包括:

(1)因为安装包太大,网速慢,或者因为手机性能限制,运行大型应用会卡;

(2)让不懂操作的老年人、小镇青年、使用习惯不太好的用户等,避免误操作概率,同时减低手机中毒的风险。

随着提速降费进程加快,用户使用移动流量将从速度和价格两方面都尽力做到无感知,网速慢将越来越不再成为一个问题。使用免安装类应用对用户体验的提升,因此主要体现在对机器性能较差的旧型号机器的照顾上。

现有的小程序等“轻应用”方案都没有要求用户太多权限,也没有在后台偷偷上传数据等,这自然是一件好事;从部分厂商依然不遗余力推原生App,而慢待小程序也可以看出。用原生App,开发商可以获得最大规模的用户数据。抛开隐私威胁不管,这种做法也是造成系统卡顿的罪魁祸首。

以同样的思路,这种“快应用”也有可能会让智能电视、机顶盒的老用户受益,因为有些机器的性能差,安装新版应用和系统升级都会变卡。

如果想不依靠系统升级就让老机器支持“快应用”,就需要一个通用的运行环境(Runtime),就好像微信本身充当了小程序的运行环境一样。可以在电视应用市场App升级时,在市场安装包内附带此类运行环境。这也只是理论上的想法,也许一个常驻后台的应用已经足够让旧款机顶盒不堪重负。

只是,以上各种可能的让老用户和小白用户受益的“快应用”的使用场景,都可以由微信小程序先行满足。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开发商考虑微信小程序之外的同类选择呢?

也许,参与计划的手机厂商基本只能通过开机预装“快应用”,尝试抢占在启动微信之前的阵地。至于打开启动效率之类,应该和当前在开机时预设App快捷方式,用户即点即开始下载差不多。鉴于“快应用”无需安装或卸载,厂商们也可能每隔1-2个月在用户桌面替换一批应用推荐。

实际做得怎样?

和其他所有小程序挑战者相比,“快应用”主打统一的标准接入方式,希望通过树立标准的形式避免后人继续重复造轮子。

参加“快应用”项目的各个手机厂商,其实之前在自己的应用商店里都有类似的尝试。以小米为例,小米应用市场中针对今日头条、微博等等,已经推出了可以直接通过系统加载,而无需下载安装的 HTML5 预览版。但似乎只是出于测试可行性的目的,功能十分简陋,让人没有使用的欲望。

img

如果需要把“快应用”做得和原生应用在体验上几乎一样,等于对开发者提出了一个重新立项开发的任务,在没有迫切需要的前提下,凭什么逼迫开发者对一个前途未卜的平台下赌注呢

所以,就算在微信小程序平台,也只有一部分厂商选择全力押注,更多厂商则是继续将原生App作为最优先考虑,在小程序上仅开发“体验版”等缩减功能的版本。至于“快应用”这样的平台,开发者的关注度就更是等而下之。

在路透社的报道中说“此举是由政府支持”,这是对发起单位中的“中国信通院”的误读,该机构虽然在工信部下面,但基本只是一个智库型的研究机构,它是看到了国内主流厂商希望建立行业标准,对一切用标准化的途径,避免重复建设的做法都表示支持。

只不过,鉴于微信小程序目前是“事实标准”,相信“快应用”为了实现现有微信小程序到自己平台上的无缝迁移,不得不被动“追认”和兼容微信的小程序代码

即使如此,手机厂商想在一片白纸上建立起一个开发者都捧场支持的环境,实在是非常困难。这是少数几件连阿里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之一。

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的代码基本上是可以通用,基本只是替换变量名称,即可用同一套代码编译和提交。但即使有如此轻松的做法,也有一个统一且有决心的平台,支付宝小程序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。人们不会让支付宝常驻系统后台,决定了它被打开和调用的频率根本上不如微信。

可以想见,开发者如果有开发免安装既可体验应用的需求,目前优先提交到微信小程序平台依然是最佳选择。那么包括支付宝小程序和“快应用”在内的其他平台,除了接收微信挑剩下的小程序之外,又有什么其他的价值呢?

评论系统由 Disqus 驱动